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English
2021年3月8日 星期一
首页
中心介绍
领导致辞
中心简介
理事会
技术委员会
中心领导
组织结构
院士
中心风貌
动态信息
中心新闻
业内动态
学术交流
媒体报道
政策法规
公示公告
实验室建设
研究机构
试验平台
科研队伍
科学研究
交流合作
科技项目
科研成果
人才培养
人才招聘
人才培养
院士工作站
博士后工作站
资料共享
基础信息
关键技术
政策规划
资源下载
常见问题
电子期刊
选择期号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动态信息
中心新闻
业内动态
学术交流
媒体报道
政策法规
公示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业内动态
> 正文
中国可再生能源供热分布式能源交流平台成立
2016年05月05日 13:54 来源:新华网 字号:
T
T
4月28日下午,中国可再生能源供热和分布式能源交流平台在京成立并与欧洲可再生能源交流平台(RHC-platform)召开国际技术交流会,探讨中国可再生能源供热的发展及非电可再生能源利用未来方向。
欧洲可再生能源供热制冷技术平台主席Gerhard Stryi-Hipp在技术分享时介绍,欧洲2014年可再生能源供热和制冷占比17.7%,预计到2040年欧洲供热和制冷需求将100%由可再生能源提供。
Gerhard Stryi-Hipp认为,中国是目前最大的太阳能热市场,2013年数据显示太阳能热占到6.5%的市场份额,而欧洲占80.9%,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供热有很大的潜力。
数据显示,2014年底,中国地热直接利用供暖比例首次超过温泉洗浴,其中地源热泵占比58%,地热供暖占19%,温泉洗浴18%。地热开发的能源性、技术性得以突出。
国家地热能中心刘金侠介绍说:“截至2015年底,全国形成年利用地热供暖/制冷面积4.94亿平方米,实现年替代标煤14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750万吨,培育了中国石化等一批有实力的地热开发利用企业,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
刘金侠告诉记者,在河北雄县,地热供暖/制冷已经形成了“雄县模式”,经过6年的建设,建成供暖能力385万平方米,城区基本实现地热集中供热全覆盖,成为我国第一个“无烟城”。
据了解,当前,以生物质供热供气、地热能(含热泵)、太阳能热利用等为代表的各类非电可再生能源利用还未纳入统计体系中,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胡润青分析称,未纳入统计是因为这些利用多由用户自建自有,规模较小统计困难,但随着规模快速增长,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能源供应,在城镇化发展,替代煤炭,减少雾霾和污染中作用日益增加应纳入统计。
胡润青透露,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正规划进行调研,并将于今年8月完成对非电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统计报告。
北京华建网源电力设计研究所所长王新雷介绍,中国可再生能源供热和分布式能源交流平台由国网经研院北京华建网源电力设计研究所牵头组建,在国家能源局的指导下,为借鉴欧洲RHC-platform的经验,调研分析中外成功的可再生能源供热、分布式能源领域典型项目并分享经验,促进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和专家学者针对研究成果、先进技术和工程实践,开展国内国际交流、引进、推广及标准化。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中德能源对话项目高级项目经理Jana Ohlendorf、相关企业代表以及地市发改委、能源局的相关人员参加了本次交流。
上一篇:
华电福建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厦工园区成功并网发电
下一篇:
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分布式燃机项目亮相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国家发改委
科技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能源局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中心介绍
国家能源分布式能源技术研发(实验)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园一路10号 邮政编码:310030
浙ICP备 10032613号-2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网站